2025-07-05 04:06:01 0次浏览
价 格:面议
CMA 认证申请流程
准备阶段
明确申请的检验检测项目范围,梳理对应的标准方法、设备、人员等资源。
建立管理体系并试运行,完成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,解决发现的问题。
按要求准备申请材料(见下文 “材料清单”)。
提交申请
登录 “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系统”(在线平台)填写申请信息,上传电子材料,并向属地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(或 CNCA 授权机构)提交纸质材料。
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的,监管部门予以受理;材料不齐的,需在规定期限内补正。
技术评审
受理后,监管部门组织评审组进行技术评审,包括文件评审(审核管理体系文件、技术能力证明等材料)和现场评审(核查实验室实际运行情况,如设备状态、人员操作、记录完整性等)。
评审组出具评审报告,提出符合项、不符合项(需限期整改)或不通过意见。
审批与发证
实验室完成不符合项整改并通过验证后,监管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批。
审批通过的,颁发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》(有效期 6 年);不通过的,书面告知原因。
现场考核应对
评审组可能随机抽取人员进行现场操作考核(如特定项目的全流程检测),需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标准方法和作业指导书执行,规范记录每一步操作(包括环境条件、仪器参数、数据计算等)。
避免出现 “人员与资质不匹配”(如无证上岗、超范围操作)或 “操作不熟练”(如仪器使用错误、数据记录不完整)的情况。
仪器设备管理
所有用于检验检测的设备需在检定 / 校准有效期内,并张贴合格标识;设备台账、检定 / 校准证书需齐全,且证书中 “校准结果” 需能满足检测方法的精度要求(如某项目要求仪器误差≤0.1%,校准证书需明确该设备误差符合要求)。
设备使用记录、维护保养记录需完整(如日常开机检查、定期维护、故障维修记录),能追溯设备的历史状态(避免出现 “设备长期未维护但仍在使用” 的情况)。
评审组可能现场核查设备的实际状态(如是否正常运行、量程是否覆盖检测需求),需提前确保设备调试到位,避免故障。
沟通与配合:积极响应评审组要求
安排专人负责现场评审的协调(如引导评审组、调取资料、联系相关人员),确保评审流程顺畅。
对评审组提出的疑问或不符合项,需如实回应,不回避问题;若有异议,可礼貌沟通并提供证据,但不得拒绝配合。
现场评审结束后,认真记录评审组提出的不符合项,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期限,为后续整改报告的编写做好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