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7-05 01:00:01 0次浏览
价 格:面议
CMA 认证申请流程
准备阶段
明确申请的检验检测项目范围,梳理对应的标准方法、设备、人员等资源。
建立管理体系并试运行,完成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,解决发现的问题。
按要求准备申请材料(见下文 “材料清单”)。
提交申请
登录 “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系统”(在线平台)填写申请信息,上传电子材料,并向属地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(或 CNCA 授权机构)提交纸质材料。
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的,监管部门予以受理;材料不齐的,需在规定期限内补正。
技术评审
受理后,监管部门组织评审组进行技术评审,包括文件评审(审核管理体系文件、技术能力证明等材料)和现场评审(核查实验室实际运行情况,如设备状态、人员操作、记录完整性等)。
评审组出具评审报告,提出符合项、不符合项(需限期整改)或不通过意见。
审批与发证
实验室完成不符合项整改并通过验证后,监管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批。
审批通过的,颁发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》(有效期 6 年);不通过的,书面告知原因。
提交申请材料:将网上申报内容打印成纸质版,加盖机构公章后,提交至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定的受理窗口或地址。
形式审查: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申请材料的完整性、规范性进行审查。若材料存在问题或不齐全,会通知申请机构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或修改完善。
现场考核应对
评审组可能随机抽取人员进行现场操作考核(如特定项目的全流程检测),需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标准方法和作业指导书执行,规范记录每一步操作(包括环境条件、仪器参数、数据计算等)。
避免出现 “人员与资质不匹配”(如无证上岗、超范围操作)或 “操作不熟练”(如仪器使用错误、数据记录不完整)的情况。
记录与报告的规范性
原始记录需实时、准确、完整、可追溯,包含足够信息(如检测日期、环境条件、仪器型号、操作人员、原始数据、计算公式、结果判定等),不得事后补记或涂改(如需修改,需按规定划改并签字)。
检验检测报告需符合格式要求(包含 CMA 标识位置、授权签字人签字、检测依据、结果表述等),且报告数据需与原始记录一致,避免 “报告与记录脱节”(如报告结果与原始数据计算不符)。
抽查不同时期的报告(如近期报告、体系运行初期报告),确保管理体系运行前后的一致性。